電子電商崛起需要解決哪些問題
21世紀是電子商務的時代,電子商務引導著社會各個領域發生著深刻的變化,電子商務的發展給市場營銷、市場運作和經營管理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,為企業、個人提供了更為便捷、穩妥的盈利商機。2011年淘寶網的雙11活動搞得如火如荼,2012年的雙11更是刷新了新的電商交易記錄,這就是神奇電子商務的最好見證。
在我國,民品類的電子商務發展最早,經過近十年來的發展,民品電子商務占我國網購份額的一半以上,其中服裝鞋帽等紡織品占28%,3C家電占24%,這兩大的民品電商的競爭已呈現出白熱化的態勢。就在大眾最為關心的民品市場蓬勃發展的同時,工業品市場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。工業品類潛在市場規模更為巨大,一些工業品電商網站試水電子商務,但是由于其產品特殊性,渠道資源窄,受眾人群的消費習慣等制約因素,工業品電商發展的比較緩慢。
諸多工業品電商在發展中苦惱的就是,一是工業品與民品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,工業品不是孤立應用的,而是需要與其他設備配套才能實現一個功能,而且對產品的技術參數要求極為嚴格,倘若出現一絲偏差都會引起嚴重災難。因此如何在某些產品同系列高達10000(甚至更多)多種近似型號里面選出用戶最適合的型號,就成了工業品電商專業性的標志。二是,工業品的采購一般都是大宗采購,發貨速度,產品齊全度,物流配送,售后服務等,都是工業品電子商務網站發展的必然要求。三是報價系統,工業品電子商務就是實現工業品的網上采購、交易,報價系統是最重要的環節之一,網上報價的便捷和及時,才能保證網站的正常運轉。四是采購合同,消費者在民品電商網站購買商品,只能開具發票,而工業品電商是需要簽訂合同的,這就面臨紙質合同、傳真合同的有效性和合法性的問題。
這些問題困擾著許多想加入工業品行業的電商企業。許多電商用比較花哨的美工來掩蓋這些問題。比如業內一個知名的門戶網站新推出的一個工控商城,類似于天貓一樣的貿易平臺,店家可以入住。美工做的不錯,但實際上臨到付款,卻沒有支付功能,無法在網站上順利完成付款。這于是就變成了一個披著電商外衣的供求網站,跟實質上的電商仍然相去甚遠。這進一步說明了,要解決工業品進入電商標準流程的難度是多么難以解決。
相比之下,另一家工業品電商做的就好一些。我們在搜羅工業品電商的時候,找到這家網站(中華自動化網上商城),我們試了一下,購買、下單、付款流程比較順暢,關鍵是付款流程比較順暢,這是我們很意外的一點。在下單后點結算,能直接到銀行付款頁面進行付款。這是之前那個網站所不具備的。還是那句話,不能付款或者說只能電話溝通后,去銀行柜臺轉款,或者用網銀轉賬的方式付款,這種所謂的電商,只能說并不是真正的電商,只是一個供求平臺,提供一個供求介紹人的作用而已。
我們繼續瀏覽這個叫做中華自動化的網站,發現該網站不僅解決了付款問題,還推出了專題和專欄模式。專題一般是新聞類的網站用來組織一個新聞主題的相關新聞內容,集中展示而推出的。專欄則是一系列相關主題的組織展示。中華自動化網上商城的專題,則是按照品牌系列進行組織的產品專題。專題里,有該系列下應用最廣泛型號的匯聚,而且每個系列和型號的區別都有明確的表示,以供選擇。專欄是幾個相關聯的大系列進行組合,以提供更豐富的選擇。如果您是一個自信的工程人員,完全可以很方便的在專題或者專欄上找到合適的產品。
同時專欄還提供一個需求申請。當你自己懶得找需要的型號或者實在找不到的時候,可以直接提出需求,讓商城的人幫你找,是不是很方便呢?
當然,在這個網站,仍然還是有一些不足。比如首頁的布局不夠美觀,商品也沒有評價系統,無法了解其他用戶的使用情況;而且,部分商品的價格還是波動狀態,比較不方便選擇等等。
誠然,工業品電商網站,想做好是比民用品難度大很多,但也不是不可以做的更好。盡管我們比較看好中華自動化網上商城,但了單的時候,報價是走的購物車系統,顯得比較民品化,跟我們的預期有點不相符合;合同雖然可以在線生成,但我們蓋章的時候仍然需要重新打印出來,傳真發送過去對方蓋章再傳回來。當然這些問題,可能不是網站的問題而是我們企業運作并不采信電子合同導致的,但是如果不解決這些問題,工業品電商的發展仍然任重道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