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功能傳感器技術助陣智能項鏈
隨著電子科技的不斷發展,傳感器的功能越來越智能化,而傳感器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,現在小編就來講講傳感器與智能項鏈存在了什么關系?
11月3日,由CSDN和創新工場主辦的MDCC大會在北京召開,現場有很多硬件創業公司參展。在現場,智能手表、可穿戴依舊是最大的熱點,傳感器正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。同時,藍牙4.0正成為助力硬件創業爆發的重要因素,大量創意都是圍繞藍牙4.0展開的。
現場產品很多,現為您介紹幾款較為獨特的產品,雖然有些還沒有上市,但是創意十足,在功能上有所創新,而且外觀設計都十分酷。
微蜜
這是一款專門定位女性用戶的產品,外觀小巧,討人喜歡,可選擇多種顏色。機身上有兩個觸點,在皮膚上接觸3秒,即可測出皮膚的含水量,通過耳機孔傳輸給手機,在App中可查看數據。
微蜜現在能測的數據還比較單一,只有含水量這項,機器內部的傳感器也是團隊自己設計的。由于外觀出色,使用簡單,在女性用戶這一垂直市場可能會獲得不錯的銷量。他們還計劃與化妝品牌合作,利用購物導流來獲取收益。
跟屁蟲
這是一款圍繞藍牙4.0開發的硬件產品,用于防丟、防盜。相比于智能手表、手環等健身設備。其中,防丟功能似乎更迎合中國消費者本質的需求。跟屁蟲是由深圳的Bestouch團隊開發,產品其實并不復雜,利用藍牙4.0通訊,內置電池,一次充電使用時間可長達3個月。
這種設備可塞入老人、兒童衣服里,在近距離(大約100米)范圍內可檢測到,一旦離開周邊區域可通過手機App提醒。由于沒有定位功能,它僅能提供范圍提醒功能,以及通過手機控制鳴笛,找到目標。
其實藍牙防丟設備在這次大會上還有一家世紀金狐公司也有推出,他們都是藍牙4.0帶來的創新。
CloudRing
這是一款佩戴上脖子上的智能項鏈,外觀很具有觀賞性,乍一看和約翰·斯卡利推出的Shine很相似,但兩者大不相同。
CloudRing是由北京的創業團隊設計的,它主要關注的是頸椎健康,用戶將它全天佩戴在脖子上,為了防止掉落,另一端可以連一個吊墜。CloudRing里面內置了加速度傳感器、九軸傳感器、震動馬達,通過傳感器的檢測來感知頸椎的運動量,在用戶疲勞狀態下震動提醒。
CloudRing并不是一個具備治療功能的設備,而是起到提醒、督促的作用,結合手機App,通過藍牙4.0連接,了解一天頸椎的運動量,如果不夠,它會引導你做一些肢體運動來達標。
目前它最大的難點在于如何準確的檢測數據,得到運動計算模型,團隊現在在臺灣測試采樣,產品一直要等到明年8月份才能上市。